在漾濞县富恒乡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农民群众的致富带头人,他带领群众种植丹参等中药材,让困难群众土里刨“金”,过上了富裕生活。他,就是漾濞县富恒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漾濞县富恒村种植业协会会长、政协大理州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祁学飞。
▲祁学飞(右一)
创业之初曾被说成是“疯子”
今年49岁的祁学飞初中毕业后,富有经济头脑的他就开始贩卖山里的野生菌、核桃、中药材,小有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不甘心当“中间商”,而是想到要走规模化种植的路子。一开始他是自己单干,摸索着种植了木香、黄精、续断等中药材。特别是他在海拔2400米的山上种植适宜在山东等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丹参,还被说成是“疯子”。经历过一次次失败仍不气馁的祁学飞终于试种成功了。
他看到,多年来农户为了培育核桃,核桃树下基本不种粮食,就算种也没什么收成,每年每亩还需要投入200至300元的复垦费,近年来核桃价格波动大,严重影响到农户的收入,弃之可惜,种之管理不好还要贴工,群众困惑很大。
“自己富不算富,要让我们山里群众共同过上富裕的日子,才是我的最大心愿!”这是祁学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13年8月,祁学飞牵头成立了漾濞县富恒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土地、林权、林产品、森林、资金入股等方式运行。起初,合作社种植了五十多亩中药材,到2014年就赚了五十多万,收获了“第一桶金”,乡亲们由过去对种植合作社的迟疑、观望态度,变成了坚定的参与者。
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漾濞县富恒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祁学飞每天起早贪黑、马不停蹄,或驾车或步行奔波在大山上,大量推广种植林下中药材。合作社“代耕”的方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积极参与,每亩中药材出售后产生的利润中按20%给予农户分红,每年分红多则每亩200元少则100元不等;中药材种植期间的劳动力优先聘请入股农户,按每亩需要近25个劳动力,每天每个劳动力80元计算,每亩可以获得近2000元的劳务费,还可以长年在自己地里“打工”,解决了很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原先每年每亩投入200至300元的复垦费也省了,核桃也不用再单独出钱买肥施肥了。可以说入股群众除了劳务收入,每亩每年收入比原先多了近四百元,有力地助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目前,富恒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林地一万三千余亩,建有种苗培育基地六百余亩,优质育苗基地400亩,种植有中药材(食药同源)、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果2万亩,其中已通过有机认证核桃8000亩;常年购销核桃寄生、杂寄生和各种中药材,季节性开展野生蕨菜及农副产品采集加工销售,年产值3000多万元,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600万元以上。4月11日,记者在祁学飞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见到了富恒乡富恒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施建忠,他家从2015年种了5亩丹参,每亩的纯收入达三千多元,空余时间他还来公司的基地打工搞管理,再加上家里养猪、养蜂和卖核桃的收入,每年收入已经超过5万元。“跟着祁总,让我们家过上了好日子,去年11月就脱贫了!”户施建忠感激不尽地说。
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由于祁学飞的努力,带动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他们合作社2016年被评为州级、省级“示范社”,2018年被省中药材种植养殖行业协会评为优秀“会员单位”,2017年至2018年,祁学飞个人先后被评为云南省第七届百名拔尖乡土人才、大理州科普带头人。
在今年的州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祁学飞还上交了《正视问题,补齐短板,促进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提出真正把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山区百姓和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为了进一步拓展入股规模,让群众获得更多红利,他们合作社与大理俊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长期保低回收滇紫丹参、丹归、玄参、珠子参等合同,同时与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漾濞核桃研究院合作,共同培育、科研各种野生资源。此外,还建立了3个点的烤房群,并建设有3000多平方米的货物储存间,能有效的保障农产品的科学标准化管理。参与利益联结机制建档立卡户达392户,面积达3000亩,预计到2020年业务将拓展到周边县和相连乡镇,以土地入股或租用农户土地将达到3万亩,有力地促进以地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政协委员,今后我将继续认真履行好社会责任,在积极助农增收、促农脱贫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种出良心药、安全药、放心药,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祁学飞充满信心地说。
(大理日报 辛向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