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洱海保护

洱海保护转入保护性治理

发布时间:2021-01-20 08:55
来源:大理日报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步入洱海生态廊道,绚丽多彩的花田、青瓦白墙的民居、碧波粼粼的洱海映入眼帘。沿着廊道向前,游人们有的驻足拍照,有的坐在长椅上休闲享受;沿途湿地里芦苇等水生植物摇曳生姿,三五只白鹭悠闲踱步、觅食。向湖面望去,近岸红杉树、柳树等树木葱茏生长,远处骨顶鸡、大黄鸭、海鸥等成群嬉戏……洱海生态廊道不仅是本地群众和中外游客品味大理、漫步苍洱的景观新道,更是一条展现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绿色长廊。

目前,129公里洱海生态廊道已经全线贯通,海西46公里段已投入试运行,洱海生态廊道成为大理新的“网红打卡点”。在这一泓清水、一番生态美景背后,凝聚着大理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推动洱海保护治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的艰辛和努力。

坚持科学治理,确保精准施策。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单位科学测定洱海核心保护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整优化以洱海流域为核心的“1+6”区域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布局,全面停止海东开发建设,启动大理新区规划建设,着力疏减洱海流域人口、转移产业。组建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咨询团队,建立洱海监控预警信息系统,科学把握洱海水质、水生态、水环境变化规律,确保实现“科学治湖、精准治污”。

坚持系统治理,实现绿色之治。始终坚持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把洱海保护管理范围从252平方公里的湖区扩大到2565平方公里的整个径流区,构建了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治理体系。六年来,完成覆盖全流域的4503公里截污管网建设;规范、减少核心区内餐饮客栈338户;常态化开展“三清洁”工作,实现生活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完成“三库连通”工程,实现“亿方清水入湖”;在洱海流域全面实施“三禁四推”,减少流域大蒜种植面积12.36万亩,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完成禁养区46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关停搬迁;大力实施129公里洱海生态廊道和湖滨缓冲带建设,全面完成1806户生态搬迁,腾退临湖土地1029亩。

坚持依法治理,强化规划管控。始终坚持生态立法和规划管控“两个关键”,颁布施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湿地保护条例》《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11个地方性法规;科学划定洱海一、二、三级保护区,明确了洱海保护开发的边界、原则和要求,确保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3314户42.81万平方米,彻底关停洱海流域57家非煤矿山和55家水洗砂厂。

坚持全民治理,动员社会参与。始终坚持从政府、企业、社会、民众等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充分凝聚洱海保护治理的最广泛力量。设立“洱海保护日”并常态化开展保护活动,做深做实做细群众工作,动员流域群众以实际行动支持洱海保护治理,保护洱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洱海清、大理兴”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坚持绿色发展治理,遵循生态优先。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努力提升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能力,以洱海保护治理倒逼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转型升级。实施流域绿色生态种植30万亩,积极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积极引进项目,推进生物医药和康养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流域外产业可持续转移发展,流域内3个水泥厂搬迁、转型稳步推进,洱海流域奶牛存栏从10万头减少到3万头。

通过不懈努力,洱海保护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洱海总体水质由富营养初期状态转为中营养状态,洱海保护治理由抢救性治理转入保护性治理阶段。2020年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与2019年同期相比,洱海水质有所好转;“十三五”期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32个月Ⅱ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水质目标;湖区沉水植被面积恢复到34平方公里,湖体年均透明度上升到2.1米,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

进入“十四五”时期,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工作将紧紧围绕“洱海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修复全面加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转变,洱海总体保持良好湖泊水质”的目标,坚持以改善洱海水质为核心,统筹推进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深化流域水环境治理、强化流域水生态修复、统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突破流域水污染治理瓶颈、健全流域管理治理体系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记者  关友芳

责任编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